当前位置: 育儿网 >  家庭生活 > 亲子互动 > 日常活动

白天无法照顾孩子的上班族必读

本文Tag标签:亲子沟通  

  白天父母上班的时候,代为照顾孩子的人不过是起到育儿的辅助作用而已。然而在实际生活中,很多双薪父母会被保姆占据主要位置,而自己却退到旁观者的位置。很多来做心理咨询的家庭中,有的是奶奶成了妈妈,有的是保姆成了妈妈,爷爷成了爸爸,课外老师成了爸爸,等等。可能有的父母会分辩说:“那样不是挺好的吗?说明他们照顾孩子照顾得好啊”。从某种角度说,这话有一定的道理。有人好好照顾孩子,父母就可以安心工作了。这本身是件让人感激的事。但是我们在这里想要强调的是,不能满足于别人对孩子的精心照顾,养育孩子的主体是父母,这一点是不应忘记的。保姆有照料孩子的职责,但父母固有的职责并未因此减少或消失。孩子白天得到了精心照顾,只不过是一时的替代方案而已,并不是不再需要父母的照顾。

  父母应对保姆有所要求。孩子的发育阶段不同,父母应该掌握孩子的各种成长信号。因此应该对保姆有所要求。“最近孩子怎么样,白天是不是也这样?最好是怎样做,麻烦您多费心。”父母经常提出这样的要求,保姆就会自然地退到辅助者的角色。但是在做这些要求时,父母不应对保姆流露出不满或不信任的神色,这样保姆才能愉快地接受这样的要求,并愉快地照顾孩子。因此当保姆谈起白天孩子的事时,父母应表现出积极听取的态度,对于孩子的行动表示满意和惊讶也是很重要的。

  如果是把孩子托给老人照顾的情况,对老人提要求就显得很为难。但是从一开始就要习惯提要求,这样父母才能起到主导性的作用。父母不断地提出要求,才能让彼此有明确的定位。奶奶或姥姥不能成为妈妈,妈妈也不能局限于只是扮演女儿或是儿媳妇的一味听话孝顺的角色。

  如果老人属于那种不接受别人意见的类型,最好一开始就不让这样的老人来带孩子。要仔细思考如何做才是真正的为孩子好。如果父母自身的位置不保,要和老人争孩子的话,就会把宝贵的精力浪费在不必要的地方,对孩子的养育造成负面影响。

  如果听保姆说孩子白天闹人,父母不要去想是不是保姆没带好,把责任往保姆身上推,而能够思考“要如何利用晚上的时间和孩子玩耍,孩子的心情才能好起来呢?”这样才是有责任感的父母。所以,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父母的身上,父母应领悟到这一点。

  当保姆对孩子很好时,父母往往会感到很安心,也很放心,而这种放心的状态可能会导致无意中把自己的职责转让出去。孩子被精心照顾本是件好事,但却容易让父母过于放松,即使回家晚些也不会担心;白天孩子玩得很好,晚上对于孩子一起玩耍的要求也就容易拒绝,即使家里的保姆对孩子的确很好,父母也不要满足于此,应该有我也要这样去做的想法。

还有疑问吗?请留下您的问题,15分钟内回答您!